“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(全5册)(..)”!
团徽在我胸前闪光
虽然步入八十五岁,但我的胸前,不时佩戴着一枚共青团的团徽。
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,我投入反对内战的学生运动,后参加了党的地下组织。1949年底成都解放,分配工作时,原地下党领导人王宇光征求我的意见,我表示愿当话剧演员。王宇光笑了一下,说:“现在正缺干部,到青年团去。”从此,我在团成都市工委、团重庆市委、团四川省委和团中央,一共工作了十七年。
在共青团工作的干部,到一定的年龄就得转业,我们称为“毕业”。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,号召团干部把在共青团工作当成一所大学,在这里学习工作,锻炼成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不久,康生、江青一伙污蔑团中央“修透了”,下令改组团中央书记处。我也被“造反派”视为“修正主义”的“苗子”,先被夺权,继进“牛棚”,后到“五七干校”劳动改造,面临被“扫地出门”的处境。
1973年,我调回四川工作。离开北京前,我到耀邦同志家向他告别。我说:“我在共青团工作十七年,在这所‘大学’里,受到很多教育。像朝气蓬勃,认真学习,深入实际,联系群众等,都是在共青团工作学到的。”耀邦同志说:“这些都是党的好传统。”当时,已出林彪事件,耀邦同志叮嘱我们在路线斗争中要独立思考,不要盲目吹喇叭、抬轿子。我把耀邦同志这次谈话,当成在我的共青团大学“毕业”典礼上校长对学生的期望,一生牢记。
我很珍惜自己的青年时期。50年代,把十四岁到二十五岁定为青年。我满二十五岁那天,写下一首短诗:
很早以前就想到今天
原以为到了今天就不再是青年
到了今天我才明白
青年并不单按年龄计算
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和锻炼
永远保持青年的热情和勇敢
我们在共青团一起工作的同志,彼此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在成都,无论是在团成都市委、团四川省委以及团重庆市委现居成都的老同志,每年都分别有聚会。我胸前的团徽,是几年前参加团成都市委老同志聚会时,团成都市委赠送的。
戴上团徽,不是“装嫩”。团徽提醒我:要努力学习和锻炼,永远保持青年的热情和勇敢。
2014年“五四”青年节前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 孟胜乐 孙岩 飘动的导游旗 奶妈要逆天啊! 明风八万里 周正 权力游戏:简明春秋战国史(套装共2册) 最强上门女婿 主角的自我修养 孤竹王 30岁中年女人的创业日记 两界球王 元武师傅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我的重返人生 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 宅女的秘密 都市至尊狂少 李绩传